用AI点亮乡村教育的春天—第八届青椒计划春季开学典礼
当央视春晚的仿生机器人零帧起手转手绢,“赛博朋克”扭秧歌,当深圳街头的巡逻机器人实现5G云端联动执法,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早已扬帆起航驶向大海。2月26日,青椒计划春季开学典礼以极具未来感的打开方式,为全国两万余名乡村青年教师呈现了一场"技术+教育"的沉浸式盛宴。
线下参加活动的嘉宾不仅视觉上享受,更是亲自现场参与实践。“很前沿、很AI、很有爱”,这是在线下分享讨论中,大家提及最多的词。最记忆深刻的就是大家交流中频频共鸣“情感"和"温度”,AI时代,情感是最不可能被替代的,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AI则是我们手中强大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精准地识别学生的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的教学服务。青椒计划就是如此。
01 教育的温度藏在智能里
紧跟国家战略,以技术赋能教育公平
近年来,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青椒计划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以“技术赋能+人才培养”为双核驱动,致力于为乡村教育注入创新活力。
正如国务院原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所言:“AI不仅是工具,更是缩小城乡教育鸿沟的桥梁。”青椒计划多年来躬身实践,在华为云WeLink和重庆德勤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研发数字化教学和学情跟踪平台,精准追踪教师成长轨迹;构建的“1+18”立体课程矩阵,将AI技术融入学科教学,让乡村教师从“会用技术”迈向“善用技术”。这些实践不仅响应了政策号召,更成为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标杆。
数字技术:一场虚实交融的教育革新
走进这场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充满科技感的 “数字人” 元素。由炫酷的数字人构成的 “AI 智囊团” 惊艳亮相,为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数字人青小椒&数字人汤老师:AI主持人的破圈尝试
“铛铛铛,我,青小椒,闪亮登场!”这句来自人工智能数字人·青小椒为主持人数字分身的声音,她一登场便以活泼可爱的形象和诙谐幽默的语言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灵动活泼的数字人“青小椒”,以诙谐语言串联全场。这句充满朝气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她不仅巧妙地介绍了自己,还肩负起主持与引导的重任。更是与“汤老师数字分身”介绍青椒计划成果完美配合。数字分身的现场展现,不仅代表了科技的进步,更象征着青椒计划对于技术创新的追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连线分享时候惊呼“这青小椒,也太可爱了吧”!这是青椒计划对数字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尝试。
数字人李白:文化传承的科技表达
特别设置的"跨时空对话"环节,虚拟诗人“李白”穿越千年,用AI技术解析诗词意境,为语文教学注入新活力。这种人文与科技的融会贯通场景,正是青椒计划"历史照进未来"课程开发理念的生动实践。这一设计不仅呼应了“AI+文化”的热点,更展现了技术对传统课堂的赋能。AI技术融入青椒计划课程体系,覆盖各个学科,这是青椒计划课程体系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尝试。
这次典礼虚实融合的呈现方式,让数据更具温度。不仅代表了科技的进步,更象征着青椒计划在技术创新道路上的勇敢探索,让乡村教育与前沿科技实现了 “亲密接触”。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春晚舞台上机器人跳舞的精彩场景,同样都是科技赋予艺术、教育新的魅力,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和体验冲击。
02 数字化新路径的8年探索之路
青椒计划学员老师现场AI生图创作
从跨越27个省级行政单位到深耕882个区县热土,从培育174,755位青年教师到让知识的清泉浸润近千万乡村学子的心田,一串串数字背后是青椒计划八年来的不懈努力与辉煌成就。殊不知,这些看似炫酷的信息技术手段,其实早在八年前,青椒计划倡导数字化信息化教学模式中便已早早开始布局。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将数字赋能扩展到课程体系,连续多年精心打造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最让大家震撼和惊呼的要属于在活动现场竟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青椒计划AI课。当青椒AI课程讲师王子老师与其智能体出现在大屏幕互动问答、发布指令的的时候,线上青椒学员激动了,因为又见到了这个“无所不能”的青椒AI达人;现场的嘉宾惊呼了,因为这样的课堂是第一次见。相信此刻大家的内心是被激荡了的,AI技术融入课堂改变的不仅是教学方式,更是对未来学生的创新教育。
青椒学员代表分享·安徽省五河县凌应龙老师
青椒受益学员现身说法,刚刚成为教师不足一年的第八届青椒学员凌应龙老师,来自安徽省五河县。选择成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源于他本身就对信息技术的喜爱。在青椒计划的课程中,也让他在入职第一年,有了“依靠”。最让他感到骄傲和自信的是,和学校的领导一起外出去浙江参与人工智能考察学习,发现领导们觉得很棒、很前沿的AI技术,他竟然在青椒计划的课堂上都学到了,并且已经蒋AI技术与自己的课堂相结合应用。这让他对自己未来更加自信了。让乡村教师、乡村学生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城市才有的优质资源,青椒计划做到了。
青椒金牌助教代表·广西三江县胡玮老师
已经从青椒计划毕业2年,又担任2年助教的“红椒学员”胡玮老师,来自云南在广西任教。之所以选择加入青椒计划“天之椒子”助教团,源于他在青椒计划的成长。从初入职场不自信,到现在面对万余人的直播侃侃而谈,是他4年前不敢想的事情。他把青椒所学AI技术带到了学校,让大山里的孩子也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他把青椒所学AI技术带到了自己的公开课,让全县的老师都大开眼界,纷纷求教。他说,他就是想一直“赖”在青椒,青椒让他变成了更高的自己,更能帮助到千千万万“曾经的自己”,这让他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受益人反哺项目,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同时践行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青椒计划做到了。
县域教育主管单位代表·吉林省桦甸市于晓琦老师
在青椒计划参与全国县域中,有70.3%的区县发布红头文件落地实施,85.3%的区县会将青椒计划的学分兑换地方继续教育学时。桦甸市连续4年组织新教师参加青椒计划,桦甸市青椒计划管理员于晓琦老师分享依托青椒计划探索的本地新教师培养创新模式“青苗工程2371”培训体系,于老师说,这不仅是生动的实践探索,更是理论创新的结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引领县域创新型培训模式的纷纷涌现,青椒计划做到了。
03 社会力量多方共创,联合起来干大事
在青椒计划开学典礼直播间,看到了这样一条评论“通过本次开学典礼,让我知道了很多优秀的专家、企业、公益组织代表,正是你们的默默付出于支持,才让青椒计划越办越好,帮助几十万乡村教师成长。乡村教师不孤单,正是有你们无私奉献。让我们新教师不负众望,砥砺前行。”这也正式我们要说的。双向奔赴的爱,让我们都不再孤单。
青椒计划自2017年发起至今,一直得到很多关心关注乡村教育的同道中人的支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8年的鼎立协同,为青椒计划搭建科学化系列化的课程体系;华为在青椒计划直播平台、种子教师研学支持以及优秀教师故事传播层面支持了5年;重庆德勤公益基金会作为青椒计划的资助方和技术平台搭建支持方支持青椒计划5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戈友会同样支持青椒计划5年;中国中远海运集团也进入第5个支持年头。
2025年,我们又迎来和四川省人才培育研究基金会、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华孚聚能科技有限公司重磅加入支持。正是因为有“老朋友”的托举,又有“新朋友”源源不断的加入,才让青椒计划走过了8年不孤单的时光。汤敏老师倡导的,以“集合影响力”(新木桶理论)为指导,联合起来干大事,青椒计划做到了。
04 携手共进的道路上充满希望
青椒计划一个小小的开学典礼结束了,但是真正属于教育人的未来正在启航。正如活动最后的“春日祝福”环节所传达的那样,每一次的相聚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正如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郑瑶所说:“AI的终极使命是让人回归人的价值。”这场充满未来感的仪式,不仅是青椒计划八年技术沉淀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国教师队伍向数字化进军的嘹亮号角。
春天确实来了——当科技成为教育的同路人。那些曾经被群山阻隔的读书声,正在编织成改变命运的星链,此刻第八届20046位乡村青年教师春季学期的课表正在悄然更新,此刻起,教与学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又将有新的故事在晨光中启程。
云端聚英贤,
山乡传星火。
数字生羽翼,
文脉跨长河。
“属于乡村教育的数字黎明,正在时代进步的故事中破晓。”
订阅我们的电子邮件与新闻把握最新行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