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成动态
首页>友成动态

友成基金会“2016-2017小鹰计划年度庆典”在北京举行

   

    7月2日,“2016-2017小鹰计划年度庆典” 在北京东方梅地亚中心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友成基金会小鹰计划举办,主题为“致敬社会创新 致敬青春”。本次活动也是友成基金会十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创始人、理事长,小鹰计划的发起人王平女士;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务院参事汤敏先生;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女士;微软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战略官彭壮壮先生;著名作家,资深友成志愿者葛继延女士和资深媒体人郭宇宽先生等来自公益、教育、传媒等领域的嘉宾出席了庆典活动。

  “每当我看到满怀信心的新小鹰走进这个计划,每当我看到收获满满的小鹰告别这个计划,我感觉到自己的生命也充盈了你们的青春,我感到这个世界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光泽,我感到这个社会充满了激情和温暖。”王平理事长热情洋溢的寄语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活动现场还隆重发布了作家葛继延的《向青春致敬》和媒体人郭宇宽的《上过哈佛又如何》两本著作。这两本著作讲述了社会创新和青年命运发生的关联,以及青年人在乡村的亲身体验和心路历程。

   

  【图】从左往右依次是资深媒体人郭宇宽、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2015小鹰李静、微软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战略官彭壮壮、2011小鹰朱晓明

  “这些年轻人的体悟令人震撼和感动,相信我们都会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行动的力量。”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

  小小种子的创新

  “小鹰计划是友成基金会发起的青年发展与培养项目,旨在发现和支持具有天下襟怀的青年,沉潜中国乡村,用一年时间,开展公益实践,从而超越自我,认识社会,成长为行动力和影响力兼具的领袖型人才。”据小鹰计划负责人李佳琛介绍,自2011年发起至今,小鹰计划已经培养了130名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海内外优秀学府的学子,他们深入基层,投身到乡村建设之中。

  “没去凉山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这个地方的印象仅仅是来源于媒体所报道的悬崖村、毒品、艾滋等,但也正是这些极端的名词深深地戳中了我,我决定要去那里长期待一段时间。”2016级小鹰计划学员周音言,选择了四川凉山作为实践的项目基地。

   

  【图】2016小鹰周音言

  到达凉山一段时间后,周音言发现当地的村民每天吃的都是坨坨肉、荞麦粑粑、酸菜汤这样的食物。周音言的同事告诉她,因为凉山地处高海拔,当地村民生活十分原始,在他们活动范围所能达到的地区——昭觉县日哈乡基本没有种植蔬菜。

  “村民不种植蔬菜,生活在山里的孩子就更缺乏对蔬菜的认知,以及蔬菜种植的常识。甚至我们很常见的西红柿茄子这类蔬菜,对他们而言都是极其陌生的。”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背景的周音言深知这样的饮食结构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虽然当地有了“免费午餐”等项目,但在周音言实践的中心校,因为路途遥远,700个孩子吃上蔬菜依然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于是,周音言想到了一个主意:“在当地中心校建立一个小农场”。说干就干,周音言先在网上发起了众筹,结果在大家的支持下,筹到了3000余元作为启动资金。受到鼓舞的周音言带领十多个孩子开始了小农场的建设。

  “孩子们每天都盼望着。我们悉心照顾着每颗小种子。我每天下午带着孩子们在小农场观察种子发芽、长大。孩子们体验着全程参与的快乐,同时也感知着生命变化的奇妙。”在周音言的帮助下,当地中心校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小农场的建设之中。对于周音言来说,小农场里种下的种子,不仅长在土里,更是种在孩子们的心中。

  在小鹰计划中,与周音言的小农场类似的还有郝堂村的“豆本”项目。郝堂小鹰刘臻和张志扬在乡村成立了“十八线工作室”,在郝堂的公共空间里用“豆本”的形式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来陪伴孩子们成长。后来,他们收集了小朋友们创造的“豆本”作品并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新视角的社会创新

  同样是在凉山,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李冕却发现了艺术教育的另一个方向。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她利用周末给孩子们开展艺术教育,希望借助艺术课给予孩子更多的肯定与鼓励。

   

  【图】2016小鹰李冕

  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李冕惊讶地发现这些孩子有着非常棒的艺术直觉和动手能力。“这跟他们生活的土地有关,很多对美的理解与判断早已融进了身体里,所以他们可以非常精准地寻找到自己想要的材料,并重新组合成某件物品。” 李冕认为,越来越多的孩子重新对他们周遭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好奇心,这是一个让人惊喜的变化。

  “这种转变引发了我的思考。我是在当地生活了几个月才慢慢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并尝试改变的,可对于绝大部分外面的人而言呢?单纯告诉人们抛开并改变刻板印象是不可能的,甚至还会强化偏见,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绕开偏见,帮助大家换一个视角看待与思考问题,视角丰富了,改变自然就发生。”李冕认为,孩子们有着与外界沟通的强烈愿望,只是口头表达能力有限,阻碍了他们的发声。

  于是,受国外monster project项目的启发,李冕发起了“白日梦想家计划”——让孩子将头脑里的“白日梦”画下来,插画师选择其中一幅,根据自己对所选作品的理解,进行再创作。

  让李冕欣慰的是,该计划通过网络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插画师们的大力支持。李冕筹集了1万多元的启动资金,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将这些作品整合起来,放在村里的学校集中展示。

  “几乎所有最初对凉山的判断都被打破了,那种凋敝、窘迫的画面已经模糊,我反而更多感受到在这样一种文化下,在这种环境条件中,人们努力与自然达成平衡。我不断拓展自己的视角,挑战着自己的固有认知,更多的去反思到底什么是贫困、落后、懒惰、平等,这或许才是最为长久的影响。”李冕表示,也正是视角的转换,让她对所做的创新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当我们谈论创新时,往往会期待着某种成果产出,但这一年的生活告诉我,或许我们不该把什么概念都想的太过宏达,从而觉得与自己无关。我认为创新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李冕认为,用另一种视角去看待事物,需要的是坦然与自信。

   

  【图】从左往右依次是2013小鹰戚泽明,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务院参事汤敏,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

著名作家、资深友成志愿者葛继延,2012小鹰贺晓淳

  “小鹰计划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帮助青年在一年间走出校园,走进农村,去做体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团认为,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们可以打开心胸,比较从容地在乡村生活一年,从而看到最真实的中国,在北上广深中国之外的乡村中国。

  青年与创新

  《向青春致敬》书中有这样的感慨:“迷恋、哭泣、放纵,都是不是青春。青春背对流水,面向韶华,一边勇敢放飞自我,一边把对他人的爱紧握在自己温暖的手心。而这也是她认为的这群小鹰青年身上所具有的青春气质。”葛继延女士认为,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的力量都是推动时代变革的重要力量,正如小鹰计划一直所倡导的那句“青年影响未来、行动改变世界”一样,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当下青年勇于面对时代挑战,积极承担社会转型命题下这个时代所赋予的社会责任的誓言。

  在当今的境遇下,“小鹰精神”和小鹰青年们所做的“微社会创新”更是难能可贵。

  

  【图】友成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小鹰计划发起人王平女士寄语小鹰

  “当代的年轻人,为什么要到农村去?”王平理事长认为,首先是人内心对土地的依恋,深沉的土地能给予人力量和启迪;其次是人的社会性,农民是这个社会弱势的群体,作为社会未来的青年更应该去关注他们的境遇;接着是精英的责任与担当,“精英”不应该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应该成为有精神追求的英雄。最后是修养,只有经受困难面对困难,人生才会多一份底色,有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浏览更多新闻稿
信息公开|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隐私保护 京ICP备16038099号-2

订阅我们的电子邮件与新闻把握最新行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