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建议:YouChangeNewsletter所刊登的学者/企业家/媒体观点不代表友成观点,刊录仅为提供参考,请自明眼观之。
欢迎您将您阅读后的感悟(共鸣/争鸣)发给编辑,我们将择优在YouChangeNewsletter及友成博客"善议院"发表。
让我们共同创建当代商道/文化的讨论区!
责编:王艳艳
反馈邮箱:media@youcheng.org
以天下襟怀观照天下 以平民立场关注民生
中国首份反贫困发展报告发布,政府主导单向扶贫将改变
中国将资助式扶贫作为扶贫的主要任务,这种模式无法从根本上帮助贫困者脱贫,无法解决农村贫困的根源问题及内生机制的造血功能。
——财新网评论
中国首份反贫困报告:多元主体参与扶贫的格局应是方向之一
2013年9月4日,我国首份反贫困发展报告——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联合编写的《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2012)》(下称《报告》)发布。《报告》指出:
源于计划经济体制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政府是扶贫工作的唯一主体和责任者,贫困主体参与性较低,社会参与度不高,没有充分利用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扶贫的力量。让政府扶贫任务艰巨而沉重。
资助式扶贫作为扶贫的主要任务,实际上是一种“输血式”扶贫的落后模式,这种模式无法从根本上帮助贫困者脱贫,无法解决农村贫困的根源问题及内生机制的造血功能,使得农村返贫率较高。
由于社会参与不足,扶贫工作也缺乏多元化的监督。
《报告》认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扶贫的格局应该是构建大扶贫格局的努力方向之一。社会各类扶贫主体应成为扶贫的重要力量和有效补充。《报告》建议,在现阶段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需要确立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扶贫主体各就其位、共同参与的扶贫格局。
友成基金会:“志愿者扶贫行动计划”应该成为政府社会扶贫的国家战略
2013年9月4日,友成基金会理事长王平应邀参加了由财政部、民政部、扶贫办组织的“关于财政采购扶贫领域社会组织服务”征求意见座谈会。此次会议由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胡静林主持,财政部、民政部、扶贫办相关负责领导及十余家社会组织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围绕社会组织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工作的现状、规划及社会组织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本生活条件、能力建设、社区发展方面所能承担的任务,如何与各级政府部门衔接等方面邀请与会代表发言。
王平理事长指出现阶段影响中国城乡社会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资源配置上的低效性问题,友成基金会研发的“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旨通过资源配置与运营模式的创新,把过去由政府单一主导的扶贫模式转变为由政府、企业、学界和社会组织的跨界协同;在用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打造扶贫公益渠道和渠道的“最后一公里”。在过去6年实践的基础上,友成提出了连锁化“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扶贫志愿服务体系规划,并建议“志愿者扶贫行动计划”应该成为政府社会扶贫的国家战略。
在此辑录部分发言内容,与大家分享。
一、友成战略定位及其理念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自2007年以来,秉持“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并举”、“将天人合一的系统性思维方式用于发展与减贫”、“爱心传递和授人以渔”三大新公益理念,重点关注和推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内心之间和谐的城乡社区可持续发展,倡导和支持志愿服务精神和社会企业家精神。
在基金会的运作模式和战略定位上,我们将自己定位为“扶贫与发展领域的社会创新支持平台”,通过“研发、实验、资助、合作和倡导”五大战略性支持平台系统地推动“社会创新”。
友成认为,社会创新的本质就是通过资源要素的发现、重组和有效配置来提高社会领域的投入产出比,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友成通过倡导以社会创新为核心的新公益,旨在突破简单捐钱捐物的传统模式,通过跨界合作、资源整合以及能力建设,提升公益项目运营效率,实现爱心传递,让捐赠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追求的是机会平等和社会福祉可持续提升。
我们认为影响中国城乡社会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导致投入产出的低效性。
具体来说,从资源提供方来看我们有两个并不缺少的东西:第一、从资金上看,并不缺少政府的财政投入和企业的捐赠;第二、从社会力量上看,并不缺少有能力、有意愿参与公益与扶贫的个人——“老”、“富”、“闲”、“能”和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的草根组织。
同时我们看到两个最缺乏的东西是:第一是有效行动的公益项目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第二、连接资金、技术、人才提供方与需求方的的价值链中游,也就是缺乏支持性体系和渠道。
基于以上分析友成将自己定位为“平台支持型基金会”,同时也是链接政府和民间公益的“枢纽型基金会”。
总体目标是:
1.从民间的角度,通过社会创新推动整体社会目标的实现;
2.帮助政府拾遗补缺;
3.协助企业更好地实现其社会责任;
4.资助草根组织建设执行能力;
5.引导与支持个人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
二、友成建设扶贫志愿者网络渠道的探索
2007年,友成基金会承接了由国务院扶贫办委托友成执行并由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的设计、研发和实验工作。
“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是动员、资助和组织城乡各界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参与提供能力建设为主的社会扶贫行动。
友成开创性地在贫困地区进行了“社会资源协调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和“志愿者驿站”(以下简称驿站)的建设工作,目的是为扶贫志愿服务建立可落地、可持续发展的网络渠道。
五年多来,作为社会组织,友成利用自有资金2000多万元、投入大量精力,进行了市县级“社会资源协调平台”、村级“志愿者驿站”模式研发,累计建设驿站70个,组织和招募长期、短期和专业志愿者15000多人,为贫困地区提供了超过75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推动执行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信息扶贫、卫生及医疗扶贫、金融扶贫、社区发展等领域项目,基本涉及了2013年国家扶贫“十大行动计划”里的八大计划。
试点过程中,友成相继探索出了“绵竹模式”、“建始模式”、“滦平模式”、“阿坝模式”、“南宁模式”、“呼市模式”、“盈江模式”、“巫溪模式”等扶贫开发志愿服务的模式,正在探索的还有“海南模式”、“上饶模式”、“宜信模式”等。“友成志愿者行动计划”于2011年被写入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2011-2020)》。
五年多来,“友成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已经阶段性地完成了项目的研发与实验阶段的任务。然而作为一个社会扶贫的国家战略,这仅仅走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三、“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用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2011-2020)》的精神,友成于2013初启动了对“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的升级,研发和探索“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该计划的实施将是社会扶贫领域的一个伟大创新。该计划的目标是每年动员超过100万人次的志愿者参与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其特点:
1、资源引导与配置上的创新,社会扶贫见物又要见人:
(1)从单向度目标受益群体转变为施与受双向度目标受益群体;
(2)从财务资本的单维度投入转变为社会资本与各种闲置资本的多维度投入;
(3)打造农村本土化社会工作岗位,建设农村社工队伍,从单纯的输入式扶贫转变为促进内生性发展的可持续力量的培育。
2、运营模式上的创新,实现政府与社会力量的跨界协同:
(1)以优惠政策来支持本地专职社工自主运营的、具有社会企业性质的“志愿者驿站”连锁模式;
(2)以人力资源政策推动大规模可复制的社会动员机制;
(3)以退休干部和枢纽型民间组织来协助政府发挥协调、管理、监督的作用;
(4)以“社会资源协调平台”建立政府、企业、学术与社会组织的对话机制,实现跨界协同。
“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最终将实现天网、地网与人网的结合,形成社会扶贫的大规模动员和支持体系,全面架设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社会主流群体与弱势群体间的桥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国家战略。
到这个阶段已经不是一个民间组织所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应该成为政府社会扶贫的国家战略,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组织跨界联合行动。
编后:中国反贫减贫工作任重道远,可以看到,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扶贫将日益成为重要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
(编注:文中所有内容我们已第一时间编辑微信发布。更多鲜活资讯抢鲜看,欢迎关注友成基金会微信公号。)
关注友成行动,欢迎与我们互动。
【友成新浪微博】http://weibo.com/youcheng2007(@友成基金会)
【友成腾讯微博】http://t.qq.com/youcheng2007(@友成基金会)
【友成微信账号】youchangefoundation(公众账号“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进一步了解友成,请登陆友成官网www.youcheng.org和友成博客http://blog.sina.com.cn/youchengzhijia
您有观点要在友成电子会刊发表,请和编辑联络:media@youcheng.org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感谢您对公益事业的关注!
如您喜欢本刊,欢迎转发!
谨以此刊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友成的人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