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理事会十三次会议,“理”了哪些“事”?

 

2023年9月13日,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下称“友成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十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基金会上半年工作报告》,并讨论了《第四届理事会换届方案暨换届理事推荐候选人》《关于社会价值标准化委员会筹备进展的汇报》《人工智能对公益的赋能和挑战以及基金会的思考和行动计划》和《关于友成基金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的讨论》等四个专题汇报。理事们一如既往地对工作报告和专题进行了充分讨论,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积极建议。

会议现场由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汤敏主持,理事长王平、荣誉副理事长刘吉人、副理事长冯宇坤(兼副秘书长)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零慧,理事王名、彭壮壮、李朝应、黄浩明、车一鸣、吴亦兵理事代表刘晖,刘小俞理事代表王萍、监事范奎杰和杨曦沦参加了会议。友成研究院汪亦兵和“全国可持续社会价值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备组”张旺受邀参加了理事会。友成基金会副秘书长苗青、张静、田晓婷等秘书处代表列席会议。

本次会议推举由友成综合部孟繁立计票,两位监事监票,友成基金会常年法律顾问金铮律师、雷宇萍律师见证并宣读法律意见书。

议题一

审议上半年工作报告:再创新高

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零慧以“变局取势借力 激活多维韧性”为主题作《友成基金会2023年上半年工作报告》。她表示,截至8月31日,基金会2023年总收入为2.70亿元,公益支出2.53亿元。

零慧表示,2023年是疫情之后的全面复苏之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的一年,也是友成与国际机构重启链接的一年。今年以来,友成基金会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工作,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三大板块都取得很大突破和进步。

在乡村振兴板块,重点聚焦东西部协作、就业帮扶、定点帮扶、产业帮扶、健康帮扶、乡村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资源触达全国2863个县的行政村;并在全国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上发言,受到民政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的高度认可和支持。

在社会创新板块,小鹰与地方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猎鹰开辟乡村振兴赛道;社会价值标准化委员会与财政部和国家标准研究院建立对接机制;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出版《社会创新方法与案例丛书》;生成式AI在项目研发和对外知识服务中试点应用。

在全球慈善公益领域,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3届会议并发言;如期提交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非政府组织特别咨商地位之第4年度工作报告,更新了资质;获得全球ED同权认证。

零慧还对基金会探索慈善信托助力乡村振兴、土叙抗震救灾和京津冀水灾救援及灾后重建以及传播与倡导等领域的工作进行了介绍。

“友成基金会目前各项业务的开展生机蓬勃,团队积极主动,气势如虹。但每个领域如何战略定位和更加聚焦,还需要理事会做出排序和判断。”零慧说。

零慧还表示,“社会组织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助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支持全国性社会组织重点围绕国家战略提供专业服务,同时强调稳妥实施社会组织“走出去”。从这些定位来看,社会组织的定位已经不再是扶贫济困的传统定位,面临有很多机会,但如何把握机会并结合基金会“非做不可”和“非我莫属”的特质进行选择,是一个挑战。

副理事长汤敏表示,相比经济与商业领域,公益领域欣欣向荣,友成自身也在不断拓展,各个方面都在往前走,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并且还在不断创新,但基金会还需要理事会进一步的指导。

专题一

第四届理事会换届方案:增加多样性和代表性

此议题由“可持续社会价值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备组”负责人张旺汇报。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方案暨换届理事推荐候选人》的汇报中,首先对组成第四届理事会的构成原则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对新一届理事会候选人进行了详细介绍。

张旺介绍,换届方案与理事长进行了数次沟通,确定了理事组成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要能够引入高端的智识资源,提升基金会的资源调动能力;同时,无论在乡村振兴方向还是在社会价值方向,能够助力基金会打造影响力更大的公益项目,提升基金会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理事们对新一届理事会的构成原则表示赞同,对现有的候选人的构成同样表示积极赞同的态度。

专题二

关于设立社会价值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计划

会议上,张旺向理事会汇报了社会价值标准化项目工作进展与计划。社会价值标准化项目旨在倡导可持续社会价值理念、研制推广社会价值标准和构建社会价值评估体系,立足于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的创新探索和实践应用,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未来2-3年,项目将通过推动成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制可持续社会价值标准体系与评估体系。推动成立可持续社会价值智库机构,丰富可持续社会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策划发布领先上市公司“可持续社会价值报告+法律体系分析报告+社会价值投入表+环境碳报告”。构建本土的可持续社会价值第三方平台,并探索建立国际层面的倡议组织等四方面作为重点方向,形成“以研究促标准,以标准助实践,以实践强理论”的正向闭环,打造一个完整性、系统性、标准化的社会价值体系,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按照中国式发展设计的(具有国际对接能力的)全国性(或国际化)平台,引领可持续发展主流价值观。

对于社标委的设立,王名理事提出两点建议,一是社会价值是中国的,已经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下一步要考虑如何将中华文化的内涵植入社会价值国家标准;二是需要对社会价值的营利视角和非营利视角两方面深入挖掘。

黄浩明理事认为,社标委的设立是非常伟大的创举,在全世界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也是友成基金会创新和上台阶的重要标志。他建议,一是社标委的指标体系的建立最关键,指标体系如果建立不起来,逻辑框架就建立不起来。二是在指标体系基础上,尝试做社标委指数,这在国际上很容易推广的。三是要切入国际现有的体系中。

对于ESG的研究,彭壮壮理事表示,一是要考虑ESG标准怎样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二是在提出社会价值标准之外,考虑对于广大的企业和企业家有更加实质的帮助,而不是一些简单的公益捐赠和重复政府的倡导口号。

李朝应理事也表示,现在很多国外企业都在做ESG认证和考核,但处于一种矫枉过正的状态,而国内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希望基金会关于社会价值的标准,不仅对公益组织,对企业也可以贡献一个方案,提供指导和借鉴。

荣誉副理事长刘吉人先生的代表周律师认为,社标委的设立是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对基金会目前取得的成绩和未来的工作方向都有重要意义。而且ESG行业目前虽然非常热,但一直缺乏中国的标准,期待未来能在这方面贡献力量。

汤敏副理事长则建议,一般性的关于ESG和社会价值投资的理论问题很多,基金会不可能包罗万象,还是要抓重点,比如现在正在做的第四张表,也要把五道口等金融领域的研究力量动员起来。

专题三

人工智能对公益的赋能和挑战

当前,AI大模型如火如荼,但是仍停留在向AI提问层面。而要真正服务社会,最直接的莫过于AI与公益的结合。自今年5月起,友成基金会就开始了对ChatGPT与公益的研究和探索。

汪亦兵在《人工智能对公益的赋能和挑战及友成基金会的思考和行动计划》汇报中指出,对公益行业而言,在AIGC领域出现的开源运动,本身就是值得公益领域学习和思考的最大的公益行动;AI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专业门槛,丰富了公益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能够更准确地分析社会议题和需求,有利于公益行业的公信力建设。但他同时指出,公益的本质是用人去改变人,用人去连接人,如果都靠AI会不会改变公益的本质,背离公益的原则,进一步导致无用阶级的产生,加剧公益边缘化。

 

自今年5月起,友成基金会就围绕AI做了一系列尝试,包括利用大语言模型建立垂直的知识库,即建立三A三力知识库在线问答;以及“青椒计划”项目通过AI制作视频等实践。

未来,基金会应该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1)内部专有数据库和办公支持

2)社会价值评估的AI应用

3)青椒计划的迭代升级

4)AI下乡的试点和实践

5)参与AIGC发展的公共讨论

6)协同共创公益AIGC平台服务公众、企业和各种组织

王名理事表示,ChatGPT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公益革命,其模式本身就是公益模式,值得挖掘。而且对建立一种更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体系,有非常大的空间。这与友成基金会社会创新的理念非常贴近,建议在AI应用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创新。

黄浩明理事则认为,要特别研究三个方面:一是公益伦理;二是在国内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考虑用什么样的接口;三是AI要在哪一类机构测试,因为中国社会组织能用AI的比例不是很大。

彭壮壮理事称赞友成研究院在AI上所做的思考和尝试,他笃定AI长期对整个社会和技术的改变是极其巨大的。同时提醒大家,因为新技术一定有一个发展曲线,火爆之后会有波谷出现,到时不要犯错误,以为不火了就不关注了,而是要以更长期的视角进行持续关注,与相关企业和个人保持链接。

李朝应理事则认为,AI有可能带来新的不平等,而且新的不平等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的多。AI在公益领域应用的便利和挑战是双向的,他建议可以跟社会价值结合起来,甚至可以成为社会价值里面重要的课题。

周律师认为,AI在公益领域的应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能忽略,需要持续关注,他呼吁大家互通信息,一起合作,助力友成基金会更好的发展。

汤敏副理事长表示,参战“百模大战”的都是大公司,基金会规模小,要做出东西来,一定要寻求合作。中国的GPT不一定走国外的道路,更多要做专业的GPT,不是一般性的,而是做深度的。垂直领域要做好了,意义非常广泛,马上可以起作用。GPT对公益的社会价值评估非常有意义,可以通过AI从抓取数据开始,但靠基金会自己做不出来,一定要跟百度等专业公司合作。如果这个做好了,那就不得了。

专题四

关于友成基金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零慧在《关于友成基金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的讨论》中表示,友成基金会近年来在“走出去”方面做了很多实践,包括通过接收境外捐赠搭建外企参与脱贫攻坚事业的平台和渠道、促进中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并多次受到中联部、外交部、乡村振兴局等部委肯定和赞扬。

民政部《“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2021)中提出,稳妥实施社会组织“走出去”,有序开展境外合作。增强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和中国“软实力”。同时,国际形势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加速调整,中国社会组织如何有效参与国际倡导、发挥全球影响力已成为关键问题。零慧表示,在这种政策背景下,友成基金会如何进行国际合作,让乡村振兴、社会创新的经验“走出去”,同时把国际资源、合作伙伴“引进来”,需要理事会讨论和决定。

零慧表示,未来,基金会关于“走出去”的整体战略是力争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运作能力的创新性基金会,其中乡村发展和社会创新始终是重点领域。在“请进来”方面,继续动员和引导跨国企业、基金会参与中国乡村振兴事业,发挥跨国企业在资金、创新理念方面优势。“走出去”的可能路径包括共同成立新的国际组织、继续在联合国框架内以特别咨商地位展现中国发展实践和经验智慧、恢复AVPN亚洲公益创投网络会籍、参与C20等新兴倡导平台活动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和探索。

王名理事认为,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和国际通用话语,在“走出去”时能很快形成共识,建议以此为切口,可以很快地进入国际前沿。

黄浩明理事表示,社会组织“走出去”有六个关键要素,一是在海外有办事处,或者自己的公司机构;二是有自己的工作人员;三是有公益项目;四是有海外合作伙伴;五是可以调动海外资源;六是遵照联合国SDG或ESG国际话语体系。基金会“走出去”要充分考虑这六个原则。

李朝应理事认为,社会组织“走出去”是当前非常大的前沿和热点,基金会要特别保持关注。

汤敏副理事长则表示,建议基金会不要盲目“走出去”做项目,各种风险非常大。他建议基金会可以在“讲好中国故事”上做一些事情。

总结

一个更高的起点正当其时

汤敏副理事长认为,基金会每个项目都在不断进步,每个项目小组都非常努力让他感动,对一线工作人员表示敬佩和感谢。他还表示,友成基金会的特点在于创新,而创新需要理事会不断地指导,理事会更要发挥把舵的作用。理事会换届,不是取代老理事,而是加强老理事作用的同时,继续增补新理事,让友成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王平理事长在最后总结发言中表示,基金会自成立以来,理事会制定的人才战略、标准战略和平台战略都得到一以贯之的坚持,也一直在按照研发、实验、倡导的实现路径走。

其次,团队具有非常好的传递力、成长力和创造力,才使得基金会有了优秀的执行力。团队的成长力又形成了团队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保证了基金会的健康发展。

王平理事长还对三届理事会16年多来的坚守和支持基金会走到今天的高度表示充分肯定,值得为大家骄傲,他们也是理事们的骄傲。她建议秘书处对今天各位理事的建议进行研判和吸取,在日常项目执行过程中,也要多征求理事们的意见和争取他们的帮助。

王平理事长还强调,现在的时代特征和中央对于社会组织新的定位,对友成基金会未来发展是非常大的新机遇,从下届理事会开始一个更高的起点,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