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鹰初心 | 我可以选择留在里面,但我想走出去

友导读

最近,友成小鹰计划项目组做了个策划:邀请各位小鹰学员谈谈他们加入小鹰计划的“初心”。

选择小鹰计划的青年,是能放出眼光、愿意沉潜中国的现实,勇于在时代潮流中走出自己道路的青年。他们的初心从不同的角度,呈现着个性和理想的光辉。

2020级小鹰吴亚聪,一个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大女孩,在国外留学和国内公司上班的经历让她有了一些“被现实教会”的人生体悟,她“充满勇气”的辞职来加盟小鹰计划,其实也是出于心中酝酿已久的想“戳破自己小世界的泡泡”和“走出舒适区”的愿望。加上从小种植的乡土情缘,让亚聪走出城市,勇敢又沉着的迈进了广西百色的农村。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友成小鹰计划。

全文1715字,阅读全文大概需6分钟。

吴亚聪

小鹰计划2020届学员。现服务于广西百色德保县马隘中心校和马隘中学,开展教育扶贫和教育创新实践项目。

我的故事,其实很平常。从公司辞职来到小鹰计划,对我来说并不是一种牺牲或者放弃,只是单纯的一个选择,出于我的兴趣、我的理想,或者对这个世界单纯的好奇心。但可能,在别人眼里,甚至在很多朋友眼里,这是一件“充满了勇气”的壮举。

 

也许对外界来说,作为光环加身的留学生,学成回国本该拥有一份更为体面的工作,却愿意放弃这一切来到农村,一定是非常有理想、非常有奉献精神的。但其实,这种评价恰恰是我最怕的。

没有必要把扶贫说的那么伟大,也没有必要把赚钱说的那么不堪。我来小鹰的目的其实很简单:我是来戳泡泡的。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这是我看到的第一篇关于小鹰的文章的宣传标语。也许就是因为这一句话,我就确定了这是一个会和我的风格很契合的项目。

很多人都很熟悉一个词:舒适圈。其实在心理学领域,有另一个圈:最近发展区。它指的是通过一些教学手段或者个人体验,一个人可以获得的成长和进步。

而这个圈的边界是怎么被界定的呢?可能是家庭背景,可能是经济条件,也可能是个人智商,或者后天的努力。

刚接触到这个概念的时候觉得非常扯,想着一个人的发展为什么会有边界呢?每个人的潜力不应该是无限大的吗?抬起头仰望星空才是我们青年一代该做的事情。但,不管怎么心有大志,现实还是会教我做人。

一个人在国外慢慢长大,无数次焦虑、失落、抑郁、恐惧、绝望轮番向你袭来,最后只剩下无奈和无力,之后才发现,想要变得不平凡,才是最平凡的想法。

也许每个人都幻想着能有无限大的潜能,给自己画一个无限大的圈,但每当感到无力和无奈的时候,就是触碰到了自己的能力边界的时候,那时候才会发现:原来自己一直都困在一个圈里,原来那个圈那么小。我用平时每天吃饭、上课、学习的地方,平时遇到的人,每天攀谈的教授,甚至引以为豪的那点小成就,给自己画了这个圈。

这个圈可以叫舒适圈,也可以是一个自己小世界的泡泡。当意识到它的存在的时候,我可以选择留在里面,但我想走出去。

所以,我来到了小鹰计划。在这里我不敢说“见天地,见众生”,因为天地和众生是无限的,不存在一个界限,所以我只能“见我能见到的天地,看我能看到的众生”,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多看一点,多做一点。

不仅仅是抬头仰望星空,更是低头脚踏实地。跟身边的一个学生建立起联结,能帮助老师解决一件事,也许就够了。

最后其实想说一下为什么选择农村。从小跟姥姥在农村长大,下水摸鱼、上树抓鸟,这些“野孩子”的事没少干。

小时候的记忆更多的是一到饭点,各家都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狗叫声,因为村民们都开始走动了,谁家做了点什么好吃的,拿了点土特产,都会想着带给别人一点,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分。在美国,多了很多现代社会的文明礼仪,但总感觉少了这种烟火气。跟美国朋友们玩得很开心的时候,恍惚间会有种”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错觉。

乡土情结也许一直都生长在我的记忆中,不管到哪里,它都会一直影响着我。

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有趣有识的小鹰伙伴,大家来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庆幸我们都有一致的目标:

仰望星空也不忘脚踏实地

在和人的联结中见自己

小鹰计划

小鹰计划是友成基金会自2011年发起的青年发展与培养项目,旨在发现和支持具有天下襟怀的青年,沉潜中国乡村,用一年时间,开展社会创新实践,从而超越自我,认识社会,成长为行动力和影响力兼具的领袖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