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年
收集2852份教师、学生测量问卷
访谈78名教师、11个学生小组
完成8节课堂实地观察
“放飞梦想”波音航空科普教育项目
2020-2021年度评估报告
在各项目执行方及合作专家的支持下
成功结稿并对外发布!
长按扫描二维码 查看完整版评估报告:
// 评估概况
ABSTRACT
2017年,波音公司携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将“放飞梦想”波音航空科普教育项目(下称“放飞梦想”项目)引进乡村地区学校,截止2020年已累计支持66所学校,为5000余名乡村学生开展了航空科普课,并为航空科普课的任课教师提供线下集训、线上课程和专家支持,搭建了数百位乡村教师参与的航空科普课交流讨论社群,营造了良好的航空科普主题社群交流氛围。
为了实现项目的纵深发展,追求内在质量的提升,项目组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进行年度评估,从教育专业的角度对“放飞梦想”项目现有教师培训体系和学生课程内容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放飞梦想”项目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专业性、优势劣势及改善建议两大层次。
// 主要发现及建议
MAIN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放飞梦想” 波音航空科普教育项目立足于对乡村教育实际需求的探察,通过为乡村教师提供培训、支持乡村学校开展航空科普课程,在为乡村教师赋能、丰富乡村学校科学课程建设及丰富学校校园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教师培训帮助乡村教师
系统掌握航模教学知识和技能
项目提供了三年周期的教师培训,培训内容以航模制作与放飞、航空原理、航空史等航空科普专业知识为主,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同时教师培训也向乡村教师分享了航模专家的教学经验。“放飞梦想”项目的教师培训形式包括线上与线下多种样态,充分满足项目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需求:线下集中培训在暑期进行,邀请航模专家为乡村教师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专业技能,分享授课经验。线上培训在每年学期中持续进行,包括了线上直播课、录播课、直播答疑等多种持续性教学支持,支持教师不断获取教学资源和相关支持,及时解决教学问题。
“放飞梦想”项目促进了教师航空科普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鼓励教师们进行跨学科教学的初步尝试。项目组采取的积分管理机制,鼓励教师及时参与培训,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在线上线下培训中的参与程度;项目组还通过微信群等形式为乡村航空科普教师搭建了分享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自发的交流与协作。
“放飞梦想”项目教师培训的质量得到了乡村教师的高度认可,85%的教师认为培训完全实现或大部分实现培训目标,95%教师认为项目培训完全满足或比较满足自己的期待。
航空科普课程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丰富校园文化氛围
“放飞梦想”项目对于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航空科普课程培养乡村学生科学探索能力及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航空事业、工程科学的兴趣。这样的课程目标也得到了教师的高度认可。
航空科普课程以航模制作、航空科普知识讲解为主要内容,课程内容丰富、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兴趣。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课堂气氛轻松活泼也是航空科普课堂的主要特点,主题活动更是将课程影响范围扩大到了学校层面。课堂上常用的教学反馈方式为航模的放飞和小规模的竞赛活动,对学生的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有效性上,乡村航空科普课程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随着参与项目时间的增加,学生的创造力与同龄群体相比也有所提升;具有吸引力的航空科普课程还促进了学生学习专注力和探究能力的成长;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也有可见的进步。在学校层面,“放飞梦想”项目帮助学校打造了特色课程,营造了科技类课程学习氛围,部分学校的航空科普课程在乡村周边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 项目典型案例
MAIN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重庆木楠小学
让人眼前一亮的一堂课
坐车沿着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终于来到了位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木楠小学。木楠小学坐落于郁江边,依山傍水风景很是美丽,学校并不大,有一高一矮两座教学楼,还有幼儿园,为周边大山里的孩子们提供了便利的教育条件。
一行人一边参观学校,一边听着老师们笑着讲到学校附近江水涨潮的时候孩子们坐木筏过江的隐隐辛酸,看到简朴而井井有条的航模教室,听着W老师回忆教室建立的曲折故事,真心的为孩子们能够有机会在小小的学校里看到大大的航模而感到幸运。
老师:认真负责,积极推动学校开展航空科普课
W老师46岁,为人认真踏实负责,是木楠小学4年级数学课和科学课老师,目前还任学校安全班主任,协助主管安全的校长工作。2017年,W老师在大堂村小任教时经过县里的推荐参加了“放飞梦想”项目,积极认真地组织大堂村小的学生们到县里参加科技活动,在航模比赛中赢得三等奖。
2017年W老师调任至木楠小学,成为专职科技辅导员,兼任科学课与数学课老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频繁往返两地,在两所学校同时教授航空科普课程。2019年,W老师将木楠小学也发展成为“放飞梦想”项目校,推动当地航空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
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创造
我们满怀期待地参加了在航模教室里举行的航空科普课,这堂课的主题是回旋飞机的制作。在听课之前已经看过了项目组为老师们准备的教案,再加上与W老师交流之后,感觉到他的风格,沉稳、踏实,因此对于航空科普课有了一定的预期。
课程开始前,同学们坐定,W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回忆了上次的国庆节主题活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讲述各自制作航模飞机的故事,课堂氛围越来越热烈。我们在听课中对孩子们对于“歼”系列战斗机的熟悉程度和相关知识的理解深度颇感意外,同时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心中对于祖国航空事业的浓浓的热爱和自豪。
引入:以回旋现象为导向,提出问题吸引学生兴趣
W老师先将自己事先做好的飞机放飞,只见飞机飞了一圈,又绕回到了老师手中。W老师狡黠一笑,慢悠悠地问同学们:“大家看到我手中的飞机了吗?它怎么飞回来了,是我施了魔法吗?”孩子们瞬间哈哈大笑了起来,W老师继续道:“当然不是,要是我会魔法就不会站在这里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回旋飞机,它到底是怎么绕回来的呢,我卖个关子,在这节课中咱们慢慢探索。”
看似沉稳的W老师这特别的开场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一堂让人眼前一亮的航空科普课就这么开始了。
制作:以航模知识为基础,多融合帮助学生理解
W老师首先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飞机,一边制作一边细细的给孩子们讲解,机身和机翼怎么打开,怎么组装,告诉孩子们要先安装尾翼,后安装机翼,安装机翼时不要一次粘牢,后面要调整。
在讲到飞机回旋和机翼调整的时候,W老师转身在黑板上画起了透视图,用透视图启发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调节航模的方式。
讲完了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后,W老师和两位助教老师在指导学生们进行制作之前,又仔细提醒孩子们递剪刀的方式,将工具的安全使用也融入到了课堂当中。在指导制作的过程中,各位老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而是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动脑筋,再简短地点拨几句。
过了十几分钟,大部分孩子都做完了,只有坐在教室角落里的几个小同学遇到了困难,他们制作机身和机翼很难组装到一起。老师们并没有催促,而是等待孩子们请求帮助时才去耐心指点。此时,有位助教老师自己也拿了材料动手制作起来,似乎也发现这套材料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而刚才遇到困难的几个小同学已经想办法解决了刚才的问题,竟然开始指导起助教老师来。就这样,老师和同学们玩到一起,大家一起学一起玩,终于把飞机组装在了一起。W老师一直非常信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课上给学生留下了充分探索空间。他说:“其实孩子们自己摸索起来反应很快,你让他自己先做一做,有的地方做对了,有的地方做错了,就稍微点拨一下,他们都很厉害的。”
航空科普课作为STEM课程,融合了工程、航空、数学等学科知识,W老师结合调节航模的操作过程,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知识,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孩子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作为典型的STEM 教育,航空科普课不仅能够夯实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跨学科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于老师们而言,只有把握好细节,才能在无形间将各学科知识融入到课堂当中。
放飞:以调整尝试为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探索
终于到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放飞环节,学生仍旧是主角,老师们只是进行了指导。只见孩子们满怀期待的带着自己的飞机来到操场上,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一起将手中的飞机投向空中。几十架飞机在空中划出不同的漂亮弧形,孩子们都冲着那片蓝天欢呼雀跃着。看着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蛋和闪亮的眼神,我们深深感到空中翱翔的不仅是一架小小的航模,更是孩子们对未来的期待与探索蓝天的梦想。
甘肃南村沟小学
小规模学校的跨学科创新
甘肃省平凉市东华镇南村沟小学是一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全校只有不到30个学生。一、二年级只有3名学生,很多课都是合班进行。但是这个小小的学校却呈现出了生动有趣的课程样态,在开全开足国家课程之外,还创设了石绘课、远足健身课、户外科学课、诗社等丰富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并加入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组织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和平凉市小规模学校联盟,积极参与并承办了小规模学校联盟的多次重大活动。
作为这样一所小规模学校学校的负责人,校长W老师身兼数职,既要完成复杂的行政任务,也要亲自担任教学工作。2020年初,通过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群里发布的招募消息,W校长知道了“放飞梦想”波音航空科普教育项目,立刻申请加入,经过几轮电话面试、视频面试才成为了项目学校。
W校长多次提到“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能辜负项目组的信任和支持”。为了顺利实施航空科普课,南村沟小学在本来就很有限的空间里专门腾出了两间教室作航模教室,并固定了每星期四下午的一节航空科普课的时间,将航空科普课作为“趣味课堂”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航模教室比较老旧,7-8年没有翻修过。随着课程越来越成熟,学校也准备筹集资源重新装修、布置航模教室,用大型的航模、旗帜及相关美术作品来装点、烘托出航空科普的气氛,进一步提高师生教学兴趣。
教学规划:依据校情适当微调
南村沟小学的W校长非常认可目前航空科普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认为具有很高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实际教学工作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的。但还需要结合乡村学校的课时和教师理解能力、管理和操作能力进行微调。一些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节课40分内经常解决不了,基本上2节课、1.5小时才够。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对项目组提供的教学计划也会有取有舍,不是100%地生搬硬套。
课堂模式:混龄小组合作学习
作为一个小规模学校,航空科普课面对全校30多名学生开放,但低年级学生对航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组装航模的动手操作能力都较为有限,目前以3-6年级学生为主,进行混龄式教学。一二年级学生有兴趣也可以参与,慢慢了解。等他们的能力逐渐提高后,再正式吸收到航空科普课里。
在航空科普课的教学模式上,南村沟小学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操作能力分成几个组,高年级学生担任组长,带领低年级学生学习,再加上助教老师辅助,来回在小组内进行指导、点播,侧重以学生教学生的方式推进课程。
W校长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在航空科普课上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这种学生互教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航空科普课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更高,比老师直接教的效果更好。”
教学设计:跨学科融合
南村沟小学在国家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方面也在探索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也承办过华亭县上的探究课程大赛,并经常接受相关科研与行政管理单位的调研指导。在开展了一个多学期的航空科普课后,航空科普课也成为了南村沟小学的特色课程,在甘肃省教科院到校进行个性化教学指导时,南村沟小学也多次把航空科普课作为主要推介的示范课例,供其他单位观摩。
为了巩固学生在航空科普课上的学习成果,南村沟小学要求每个学生准备笔记本,边听老师讲课边记录。航空课上不仅要完成航模的制作和试飞、调试,学校还布置了更多富有创意的作业,指导学生制作拓展性的手工作品,比如就地取材的用玉米芯、小树枝等本地自然材料,或者用打印纸、矿泉水、烟盒等废旧物品,在家长的配合下制作手工飞机模型,以及发挥想象力,制作航模、航空主题的手抄报。
南村沟小学发挥了小规模学校跨学科学习的优势,对航空科普课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整合。该校设有石绘课,即根据石块的形状和特点在石头上绘画。开设了航空科普课以后,学校就把二者结合起来了。
学校场地有限,有很多树木和房子,放飞航模会受到很多干扰,所以老师会带学生们到田野上空旷的地方放飞;一边放飞一边在田野中捡石块,用于制作航空主题的石头画。学校二楼有个书架,展示数量繁多的石绘作品,让学生们都很有成就感。
教师们在带领户外航空科普课的过程中也融合了很多教育性内容,音、体、美各科老师都会参与。放飞路上,音乐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路唱歌,数学老师根据走路的方向讲解顺时针逆时针、坐标等知识概念;美术老师指导孩子们绘制航空主题的石头画。科学老师还会讲解户外看到的植物知识、制作植物标本,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学生们的体能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
W校长在访谈中表示一直在思考学校对航空科普课在南村沟小学如何落地才更加符合学校的校情:“如果一直单独做航空科普课,时间长了学生会觉得单调。我就想着怎么搭建航空科普课程,如果能容纳其它学科,扩大范围,确实是非常好的事情。”南村沟小学的航空科普课中整合了多个学科等内容,让教师和学生们的思维不受学校围墙的局限,延伸到书本之外、校园之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更多地让孩子们走到自然之中,用自己的身体和行动探究和感知航模中融会贯通的跨学科内涵。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青基金于2017年携手波音公司开展面向乡村的“放飞梦想”项目,在贫困地区推广航空科普课程,让乡村的孩子体验到学习航空知识的快乐。截至目前,项目累计支持了15个省份的90所乡村学校,培训教师逾300人次,直接受益学生近9100人,以线上直播、专家录制等形式开展的课程和答疑超过150节。此外,通过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间接辐射人数达4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