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成观点
首页>友成观点

《第一财经》专访王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开始

友导读

日前,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理事长王平女士接受第一财经专访,就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等主题答记者问。

基于友成基金会近十五年来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的探索经验,王平理事长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她指出,要想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就要巩固脱贫成果,当前重点还是要筑牢脱贫地区的产业基础,加强对易地移民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脱贫乡村地区的教育和人才赋能,因为人的认知改变和能力提升,才是乡村最根本、最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以下为专访内容,来源:第一财经,记者:邵海鹏  


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自2021年开始,中国开始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2022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二年,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该文件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视为牢牢守住的两条底线之一。

日前,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理事长王平女士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尽管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就要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当前重点还是在于筑牢脱贫地区的产业基础,特别是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基础还不稳固,要加强产业的长期培育,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同时,脱贫乡村的教育发展、人才赋能尤为重要。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成立于2007年,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慈善组织,业务主管单位是农业农村部,委托国家乡村振兴局进行日常管理。

“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第一财经:2021年是乡村振兴元年,而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何看待“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

王平:中央提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是因为尽管已经实现脱贫攻坚胜利,但目前全国还有500多万边缘易返贫人口,需要结合实际,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要想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就要巩固脱贫成果,当前重点还是要筑牢脱贫地区的产业基础,加强对易地移民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脱贫乡村地区的教育和人才赋能,因为人的认知改变和能力提升,才是乡村最根本、最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其实,要想系统完整地解决贫困问题,不能只解决贫困现象,而要解决贫困的成因。因此,我们的扶贫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农村产业,二是乡村人才,包括乡村教育。

在脱贫攻坚阶段,我们对于贫困地区主要是发展新产业,如乡旅产业、种养殖、手工艺以及扶贫车间,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一直关注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发展高附加值的生态农业,既可以为农民带来收入,也能保证粮食安全。最近两年,我们通过专家论坛、案例研究、经验推广、试点支持等方式关注农业土壤的改良,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第一财经: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和就业是“两个关键”,如何看待?

王平:产业发展应该作为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核心来抓,关键是因地制宜。比如,我们在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实施了产业帮扶项目,开展茶叶种植、大棚蘑菇栽培等产业示范项目。尤其是打造的“龙塘山房”被评为贵州省黔东南人气第一民宿,2021年帮助村集体实现收入300余万元。

在促进就业方面,我们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持续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入脱贫地区。比如,在贵州苗族地区,我们发现,苗族妇女有从事刺绣的传统,心灵手巧,很适应做高端手钩假发加工。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引入假发制造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助力脱贫地区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同时,我们还在贵州省雷山县落地了“香橙妈妈”妇女电商培训项目。通过帮助乡村妈妈掌握一技之长增加收入,不仅可以解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脱贫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还升华了脱贫地区电商创业氛围,为当地提供了电商人才储备。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基金会桥梁与纽带作用,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有机融合,牢牢把握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搭建共享平台,多方沟通协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贡献力量。

乡村吸引人才面临三个困难

第一财经: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等。当前的乡村人才面临哪些现实挑战?

王平:概括起来,乡村振兴要想吸引人才,面临着三个困难:一是返乡人才占比低。虽然目前全国范围内返乡创业青年已有1050万,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全国5亿农村人口的基数当中仍是极少数,无法改变乡村人才紧缺的局面。

二是沟通渠道闭塞。乡村环境、信息、人员流动等相对闭塞,目前已经返乡在乡创业就业的骨干人才,缺少跨地域的沟通途径和交流平台,大都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当中,很难通过抱团发展、资源整合等方式形成合力。

三是资源分布不均。定量政策及社会资源对于乡村创业人才的关注与倾斜仍然不足,且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农村创业环境整体较城市仍有较大差距。

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联合中国慈善联合会、清华大学等机构于2018年发起了新农人综合赋能公益平台项目——“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项目通过高效整合各领域优质资源,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新农人骨干,解决其就业创业过程当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截至2021年12月底,累计服务超过9.1万名新农人。

未来,领头雁计划将加大人才引育,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和返乡引导;动员社会力量,以互联网为载体,构建全国性新农人公益性社群,促进各地区乡村人才的交流互动,帮助广大返乡在乡创业者打破各自闭门造车的现状;整合各方资源,持续赋能乡村人才,在赋能培训、农村金融、农产品上行、农业保险等领域,给予针对性支持。

浏览更多观点
信息公开|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隐私保护 京ICP备16038099号-2

订阅我们的电子邮件与新闻把握最新行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