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导读
中国农村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和重要环节——乡村振兴。如今,各种资源要素向乡村汇集,乡村振兴步伐加快。下一步,乡村振兴关键点何在?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先生是著名经济学家,除了经济发展,他还长期关注中国农村问题,对于乡村振兴的各方面都不乏精彩论述。
汤敏表示,“乡村振兴是比精准扶贫更大规模的社会运动,范围更广,层次更高,涉及的人更多,给基金会带来的发挥作用的空间和平台更大。”我们梳理了近年来他关于乡村振兴的部分观点,与您共同学习!
文章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友成实习生、中国人民大学社工专业孙逸飞参与了整理。
汤敏先生
01
谈人才
乡村要振兴,脱贫要巩固,首要的是树人,关键要有大批能够扎根农村,愿意在农村实现抱负的年轻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以返乡创业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以及大学生村官、派驻第一书记为主的“新农人”群体,既深入农村、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又具有较好的知识基础和实干热情,将成为乡村建设的生力军。
对于“新农人”来说,最急需的是长期、高效、低成本的创业培训。“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进行了很有意义的创新尝试。为让更多“新农人”受益, 还需从以下方面努力。
(“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乡村振兴委员会、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等机构共同发起,面向全国新农人进行公开招募,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新农人骨干。——编注)
一是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发掘更多类似的社会公益培训机制, 扩大培训的参与面;
二是建立更多线下的“乡村新农人创业孵化中心”,引入销售渠道、金融机构、媒体平台等相关社会资源,为“新农人”的创业项目提供助力;
三是着力开发“新农人”产品上行通道,建立产品数据库,筛选优质产品进入企业平台及网店进行销售,并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消费者团体和新闻媒体,建立“农产品诚信联盟”,由消费者和媒体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第三方检测和数据发布,打造消费者信任的农产品销售新模式;
四是长期坚持“新农人”培训的公益导向,统筹社会资源,逐步扩大培训规模和深度,在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上发挥更大作用。
未来乡村如何振兴、人才怎么培养,是乡村振兴走好下一程需要解决好的重要课题。从目前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正在开展的各类乡村振兴人才培训计划来看,依托互联网平台,根据不同类型乡村振兴人才的特点,充分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搭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是进行大规模乡村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目前已有数十万各类乡村振兴人才通过各类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完成了技能培训。有了产业发展人才,有了教育人才、医疗人才,乡村振兴就可以更快推动和发展。依托互联网进行培训,不管是1万人、10万人还是100万人,成本都是一样的。在未来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希望这些经验能够推广到更多地方去。
致力于培训乡村教师人才的友成“青椒计划”
致力于培训乡村女性创业人才的友成“香橙妈妈”项目
02
谈金融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是基础。这里一方面需要传统农业、养殖业的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需要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延长产业链,培育新业态、新经营主体,向三次产业融合要效益。这些都特别需要插上金融的翅膀,乡村振兴不能不依靠金融。
与此同时,我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群体间的差距也极大,农村金融服务要多样化、多层次。小农户的需求仍然是农村金融的最大需求,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满足和深化对他们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还需要有一些专门机构来服务低收入群体和小农户。农村非存款类的小贷机构就是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有效补充。
农村普惠金融的根本出路还是要走互联网化、科技化的道路。金融科技可以帮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成本可负担性以及供需可匹配性。国家的政策应该鼓励农村非存款类小贷机构向数字化普惠金融方向转型,把线上业务与线下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03
谈数字化
即使是在农村,数字技术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展服务范围和深度方面还有很大潜力,能让更多原本无法享受传统金融服务的农村中低收入客户可以得到更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服务。
加快解决优质农村小贷机构的放贷资质。建议对经过多年的培育和考验真正服务“三农”客户的农村小贷业务机构给予一些特殊的政策,可以考虑允许中和农信试行在全国范围内注册及运营,至少在省一级的层面注册运营。
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城市互联网银行以及中和农信的试验证明,数字化转型是解决小额贷款“贷款难、贷款贵”的根本出路,数字金融在农村也大有可为。
允许更多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参与竞争。除了网商与微众银行外,还可以考虑再增加几家具有科技实力和数据资源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来开办专注小微型企业和农户贷款的互联网银行,适度提高在普惠金融上的竞争。
04
谈信用体系
乡村振兴要首先把农村信用体系抓起来。城市信用体系往往备受关注,但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容忽视。因为农村更需要信用贷款,农民没有什么可抵押的:土地不能抵押,房屋不能抵押,什么都不能抵押。即使有可以抵押的东西,进行抵押征信进行评估时,农村信用的成本也过高。所以优先建立农村信用体系,为信用贷款提供支持,乡村振兴就大有可为。
应该加快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通过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信用评价和评价结果,建立健全农村信用评价体系,解决乡村振兴工作中信息不对称和农户贷前调查难、成本高等问题,实施“信用+信贷”“信用+社会管理”等工作机制,提升帮扶工作效率和精准度,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发展。
05
谈创新
一个是理论创新,过去公益组织都在单打独斗,自己找一个村子,找一个县,找一个乡,某一个事情做的还不错,就小富即安;实际上从大规模、深度参与的要求来看还不够。为什么不行?因为我们一个公益组织是很小的,这些问题连政府,连企业、市场都没做好,单个公益组织怎么可能做好?
所以我们要联合起来,一起来推动,我们称之为新木桶理论:过去的“木桶理论”指的是一个组织的最短板决定了这个组织的上限,而“新木桶理论”则是拿出每一个公益组织最突出的强项,大家共同合作,组成一个大的木桶,联合起来做大事。要想实施好“新木桶理论”,就需要各个公益组织跨界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长板”优势,以一个共同的目标和评估方式通力合作,共商共议。
再一个就是手段创新,要用新的工具来做大事。这个新的工具就是互联网,把新科技引入传统的领域里,就可以把过去看似不太可能的事情做起来。正如总书记指出的:“可以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让更多贫困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
06
谈产业
我们能不能让“帮扶车间”在贫困地区进行推进,国家可以在运输上补助,在税收上也可以补助,再进行培训等等,跟国家的扶贫政策结合起来,把这些东西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去,既能让我们的产业焕发出青春,赚另一桶金,同时也为社会,为中国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像贵州、甘肃等这样的地区,特别需要这样的“帮扶车间”,(企业)把产业,把订单慢慢转移到这边去,国家将会给予大力的支持。
“帮扶车间”需要政企合力推动。国家应该有更多的鼓励政策去推广“帮扶车间”模式,现在各地也在推动“帮扶车间”的发展,但是“帮扶车间”光靠政府是不行的,非得企业跟政府结合起来不可。推动的挑战永远是存在的。我觉得我非常看好这个模式,关键是政府跟企业要结合得好。
订阅我们的电子邮件与新闻把握最新行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