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成观点
首页>友成观点

社会价值与社会价值评估

尊敬的李强院长,各位尊敬的老师、学者、专家,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在今天和各位一起探讨和交流中国基层政府治理创新方面的一些想法。在座的都是这个领域有建树的思想者,我相信,通过今天的碰撞和交流,一定会产生新的见地。我想和各位老师简要地分享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友成基金会及其思考

      首先我介绍一下友成基金会和我们在十年的思考和实践中所形成的几点基本判断。

     我在2007年,也就是十年前,创立了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英文名是China Social Entrepreneur Foundation,我们的愿景目标是要通过推动社会创新,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要推动社会变得更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我们是要带来改变的创变者,而不是做修修补补的拨款机构。10年间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希望通过改变人的认知来改变这个世界。

      友成基金会有两大使命,一是发现和支持那些能够带来改变的change maker,二是要建立跨界合作的创新网络支持平台或者生态。比如说我们发起了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社会价值投资联盟,通过基金会和联盟的平台做研发、做实验、做倡导,来推动社会价值、生态文明等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重要议题设置。

      两周前我刚刚代表社投盟在美国参加了全球社会影响力投资也就是我们说的社会价值投资'领导小组会议,简称GSG。他的前身是G8影响力专责行动组,这个组织从90年代初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一个国际影响力投资组织,不仅是联结全球影响力投资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平台,而且扮演着倡导和影响公共政策的角色,旨在改变整个影响力(社会价值)投资的生态环境。

      我们在24国的代表大会上也介绍了中国社会价值投资的发展,特别是三A 三力的社会价值评估体系,会后来自许多国家的代表都过来和我们交流,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和合作愿望。包括联合国影响力投资基金在内的一些国际组织也愿意把社会价值投资标准国际研讨会放在中国来召开。而且该组织也开始邀请我们代表中国成为他们的第16个成员国。

      顺便告诉大家,今年年底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将推出中国一个上市公司的社会价值排名。此前来自个大资本市场研究机构和投资机构、中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中心主任在内的许多专家,已经进行了五次类似今天这样的研讨会。

      总之,在长达十年持续的思考和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回归社会价值是历史趋势,国际潮流也是中国精神

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世界虽然曾经存在着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竞争,但最终表现为市场经济的一枝独秀,并且由此产生了众所周知的各种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以及种族和国家之间的矛盾。

      但我们也看到,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缺失了人类得以存在的一个最重要的载体,就是社会。对经济的单一关注完全淹没了对社会这个目标的关注。因此未来的生态文明,必将回归到对社会福祉的关注。

      友成于几年前提出了社会价值的概念,就是为了克服二元对立的缺陷。友成提出:放弃主义之辩,聚焦社会问题;停止左右之争,回归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由“社会”和“价值”两个词组成,价值的对象,是整个社会。从社会价值作为一种伦理观角度讲,它必须以实现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为其唯一目的,其所蕴涵的自由观、平等观以及发展观等,都要为此目的服务。

      同时,社会价值也是一种理念,倡导社会所有成员以促进社会公平、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身心健康、和谐共处为目标,并以其对社会的贡献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终极指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国家,社会价值与“中国精神”、与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高度契合。

      第二,创新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各种社会问题不断丛生的今天,创新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创新虽然历来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但事实上却并未真正地进入以往传统的思维框架中。例如,我们至今没有成体系的创新学理论;在对政府和商业的考量中,也往往不会特别考虑创新的价值。然而,几乎任何和使命相关的实践都需要创新。

      在效率、公平被严重割裂的今天,更需要社会创新来弥合和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创新能弥合效率和公平之间的裂痕,能降低社会变革的成本。另外,所谓创新,不单指技术创新,还包括能促进人类社会朝着更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等等。同时,由于创新是一个不断迭代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对创新需要有充分宽松的环境,需要有成全创新的机制和耐心。

      我们欣喜地看到,就在刚刚召开的中央第37次深改组会议上提到,要“加大改革创新在干部考核和提拔任用中的权重,建立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形成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的鲜明导向”。

      第三,真正的效率是平等、自由和效率的合一目标、方法和行为的一致

      工业文明一个明显的弊端,往往是通过产生一个新的问题来解决旧的问题,例如所谓的先发展后治理的悖论,所谓的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困境,所谓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方法之间的分离,这一切都是源于合一性的缺失。

      例如,效率和公平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一对被割裂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效率与公平是彼此对立和消解的,因此人类总是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发生钟摆运动,也因此,追求所谓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平衡成为现代国家的一个困境。

      新中国的前30年和后30年就是一次大的振幅摇摆。根据字典的释义,效率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真正的效率,特别是作为社会治理的效率的单位时间必须和全社会背景以及更长时间周期的资源相关,同时还必须和人相关。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是真正的效率:人尽其才表明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这个人而言,是最大程度的自由,因而对于社会中的人而言则是事实上的平等。所以合一性要求,真正的效率是平等、自由和效率的合一。更高的合一性则表现在目标、方法和行为(三A)的一致。

      上面的这三点基本思考,也可以归结为社会价值的三个基本特性,即整体性、创新性和合一性。

      二、目标、创新和执行力与

      政府治理的关系

      下面我再谈一下我对政府治理和社会价值创造中的三点认识和想法,以求得到各位专家的指教。

      第一,政府的社会目标和社会治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基于这个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明确提出了社会治理的要求,即: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可以说,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为我国政府提出了明确的社会目标,这个目标是具有强烈的整体性和合一性特点。

      因此当我们考察一个政府的社会治理成效时,首先要判断其目标是不是和中央具有一致性,其对中央政策的理解是不是完整而深刻。

      我们知道,虽然作为一个组织,基层政府的使命和行动目标和企业组织的使命和行动目标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政府的目标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而企业组织体现的是企业家个人的意志。虽然各地政府在制定具体的目标时需要因地制宜,但在根本目标和原则上,必须体现国家和中央政府的部署。因此,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无论是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还是相关的政策,都应该体现国家和中央政府的精神,围绕这个根本目标而展开。

      第二,政府的社会创新与社会治理

      正如我在前面简述的那样,创新已经成为人类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最有效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从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经验来看,中国政府也是创新力度最大并且依然锐意改革的政府。但随着政治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新的重点也必然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

      从注重技术的创新转变为社会的创新,

      从局部的创新转变为整体的创新,

      从效率的创新转变为可持续的创新,

      从千方百计使社会的稳定转向对于社会创新的社会的和谐生态,

      从财富的创造转变为价值的创造。

      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各地方政府都出现了各种创新实践,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PPP和友成提出的SPPP,还有在社会共治、社区治理方面的实践。由此看来,我们有什么样的未来?取决于社会创新的方向和路径选择,也就是创新的价值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需求进行思考:我们的创新是在制造新的问题还是在解决问题? 是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公平和自由还是带来了更多的不义和奴役?可以说这是对一切创新的价值判断标准。因此,我们在评估一个政府时,创新的能力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第三,政府的执行力和社会治理

      政府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效率和执行力一直被普遍诟病,正因为如此,有为政府、有效政府和有限政府被认为是社会对现代政府的期待和要求。中央也明确提出: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因此,社会治理和社会目标实现,主要是通过执行力来检验和体现的。对执行力的评估,不仅是过程评估,也是结果评估;不仅是通常意义上效率的要求,更是对效果的要求;不仅是对政府官员个体的要求,还是对一级政府总体的要求。这对目前出现的怠政懒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刚才提到的三个方面,就是友成经过数年思考和实践,研发出来的三A三力框架。所谓的三A就是Aim、Approach和Action,所谓的三力就是目标驱动力、方案创新力和行动转化力,三A三力框架,分别从Aim、Approach、Action及其合一性,对社会价值进行评估。这是一个闭环,把目标、行动以及结果放到一个系统中来考察。

      目前这个框架已经被广泛用于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社会价值评估,作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战略分析工具,并且已经获得良好的反映。在近一年的实践中,友成开始将这个框架应用于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社会创新和社会价值评估上,也摸索出一些经验。请允许我最后再简述一下社会价值和三A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通过三A如何可以判断一个组织的社会价值。

      三、社会价值评估的基本原理

      三A价值评估体系从Aim、Approach和Action三个方面来全面评估以及量化分析一个组织的社会价值。理论上而言,社会议题的公共性、公平性、紧迫性,解决方案的创新性和系统性,以及执行的有效性是决定社会价值“量”的关键因素:

      议题公共性、公平性、紧迫性越强(Aim),解决方案越创新、越系统(Approach),执行力越强(Action),其所产生的社会价值越大。在假设执行力一致的情况下,可从社会议题与解决方案两个维度直接比较出所创造社会价值的区别。

      三A是基于在对组织行为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的系统思路。正如平衡记分卡是从战略的角度而不是以财务量度为主来评估绩效,以使组织“策略”能够转变为“行动”,三A正是通过对其目标(Aim)、运行模式(Approach)和执行力(Action)三者的分析,得出一个组织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

      在这个评估框架中,总共有三层指标体系。第一层由Aim、Approach和Action组成,第二层和第三层会因为评价的组织类型不同而发生变化,目前这套评估体系正被应用于企业包括创业型企业和上市公司,政府以及社会组织。

      Aim、Approach和Action不仅提供了评估社会价值的一个框架,并且也可以成为包括企业在内的组织的战略分析工具。在Aim层次,可以分析企业的战略是否反映了企业的使命和愿景,可以分析企业的禀赋是否匹配所制定的战略,在Approach层,分析商业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是否支持战略,在Action层则可以检查和分析组织的执行力的优势和劣势。

      这个框架的另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指标之间的合一性和自洽性。所谓合一性,就是三个指标之间必须具有互相勾连,例如目标(Aim)和途径(Approach)之间,就会强调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而真正的价值,必须通过行动转化力(Action)来验证。

      各位专家和学者,由于时间的关系,以上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总之我们看到:

      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GDP考核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社会价值应当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价值观。对此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人对未来社会有了更多的思考,并且在理念上也建立了相当的认知,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缺乏一个完整的思考和分析框架和考核体系,将认知和行动结合起来,以致造成目标方法行动的割裂,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在执行中的随意性强和运动式治理的问题严重影响治理能力。

      三A三力框架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和工具。

      谢谢!

浏览更多观点
信息公开|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隐私保护 京ICP备16038099号-2

订阅我们的电子邮件与新闻把握最新行业信息